查看原文
其他

律所新人的日常(一)

2016-12-21 赵丹赵丹喵

在大学的时候,想到能去big law工作,被《波士顿法律》或者《傲骨贤妻》之类的美剧洗脑,做一个在法庭上舌战群雄,日常走路雄赳赳气宇轩昂,西装套裙气场十足又满脸杀气的大律师,顺便拿拿(当时还是16万现在已经)18万美金的年薪,几乎满足了我对在美国法学院毕业后的生活的全部幻想。当时让我痴迷不已追着看了好几年的《傲骨贤妻》,Alicia从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逐渐向职业女性的转变,谈吐间越来越成熟的律师形象,也一度成为我的role model,攒下了一腔热血,恨不得自己也能摇身一变,踩着高跟鞋蹬蹬蹬的化身女强人大律师。


不过,我当时看这些美剧的时候,除了被打了一堆鸡血对自己未来在美国读法学院的生活充满期待之外,满脑袋都还有一个巨大的疑惑——这些人看起来好聪明啊,我连好多他们说的英文单词都听不懂,一个看剧情还必须依赖字幕的渣渣,真的有朝一日能变成这样???


时间过的飞快,如今我大学毕业已经三年有余,在美国读了JD,拿到了耶鲁法学院的毕业证,通过了纽约州司考,顺利在纽约一家传统的不能再传统,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律所入职当上了新人律师(junior associate)。这几年我成长迅速,知识和眼界相比三年前都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回过头来看,那些美剧中塑造的律师形象其实与真实big law里的生活相差甚远。三年来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人生意义的考量也不仅仅是曾经“想做一个跟电视上那样看起来很厉害的大律师”那么简单。


不过,一直到我正式入职前,有一个跟当年一样的疑惑依旧在我意识深处挥之不去——披荆斩棘过了重重面试才拿到的offer,接触过的律师们虽然跟美剧里演的不一样,但还是一等一的聪明和精炼,我一个刚毕业没接触过任何律所工作的人,真的能在这里生存下去吗?大律所的工作会不会很难?压力会不会很大?我的能力够吗?会不会因为不靠谱经常被上级律师嫌弃?


入职三个月,虽然不能笃定的给出全部的正确答案,不过与那时忐忑不安的紧张心态却大不相同了。写下这篇小文章,作为自己对律所新人工作生活日常三个月观察体验的小总结,记录下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做的好和不好的地方,同时也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做一个更好的律师不断成长。



一、律所工作与智商


律所工作真的很难吗?对人的智商要求高吗?


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就是,律师这份职业对人智商的下限有要求,却并不是比拼上限的地方。换句话来讲,就是Biglaw招聘看智商,毫无疑问的喜欢聪明人,律师并不是一份没有任何门槛的职业,但是进了律所后,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与智商就没有必然联系了——那些一路摸爬滚打当上合伙人的,并不必然是同事中最聪明的一群人。


先说智商的下限问题。


Biglaw招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显而易见智商筛选过程:很多律所如果不是T14的法学院根本就不会摆开架势准备校园招聘,而T14内部的第一轮面试(screening interview)能否通过又是简单粗暴的看成绩,每年最后招进来的新人律师们,一水儿的都是T14法学院毕业,成绩全班Top10%到50%。美国Biglaw们根据Vault排名的梯队和自己的喜好,这个数值还会有变化——比如说我所就喜欢成绩和法学院排名这些表面功夫,每届新人T6法学院基本占了一大半,去年一百零几个实习生光耶鲁哈佛毕业的就有30个左右,其他学校的基本都在各自年级的成绩top5%到15%左右。


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Biglaw只招他们定义里认为“聪明”的人,而且越聪明越好,所以具备一定的智商水平——T14法学院排名/LSAT高分和法学院成绩单上的高GPA——是进入Biglaw的必要条件


开始在Biglaw工作后,也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律所对你的智商、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一个期待的底线。上一集(?)讲过,当新人律师与当实习生不同,律所会期待你迅速成长起来,在团队上能担纲重要角色,为律所创造价值。所以Biglaw并不是一个会手把手教会你怎么做业务的地方,入职培训期非常短,几天到几周不等,更多是一些大背景的介绍,而具体事情要怎么做,律师是期待新人自己主动观察并成长的。


对于一个从没接触过非诉业务的新人律师来说,刚到团队里的日子通常短时间内会接收巨大的信息量,团队里其他人基本上都仿佛立刻飞檐走壁、侃侃而谈,一副对任何事情都胸有成竹的样子,新人虽然满脸懵逼,但还是得硬着头皮上,每一封邮件都要读了又读,揣摩个个工作流之间的关系,遇到不懂的名词和术语要自己查,若对这项业务的基本流程不够了解,也要自己试着figure out。上级律师虽然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但自己都忙得脚不沾地,没有时间坐下来手把手一步一步地教你。


所以可想而知,在律所试图飞速把项目向前推进,让所有律师都拼尽全力出文件的时候,如果一个智商捉急的新人不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一些本应该自己领会和学习的事项上总是需要上级律师一遍遍的讲解,犯的错误要一遍遍纠正,在自己不能迅速为律所创造价值的情况下还要增加上级律师的工作量……合伙人大概会很头疼吧。


不过,这个对新人学习能力的期待的底线在哪呢?难道一定要T14法学院 + Top 15%-30%的成绩才能胜任Big Law的工作难度?


讲真,这个问题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毕竟法学院排名和学习成绩也仅仅是衡量人智商和工作能力的一个大概的因素,LSAT和法学院考试都是一锤子买卖,因为种种原因而成绩不理想的人,未必就是智商不够不能跟得上Big Law的工作强度


虽然底线到底在哪是摸不着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已经顺利拿到Big Law的offer准备入职,那大可不必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无法适应工作的难度


就我个人来说,虽然我法学院第一年GPA 3.8+后来又顺利转学去了耶鲁,但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是个笨蛋,“冒名顶替症/imposter syndrome”在我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从刚到耶鲁,收到一大堆Big Law二轮面试的邀请和随之即来的offer开始,我就一直在苦苦纠结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觉得我身边这些耶鲁的同学和律所未来的同事都比我聪明好多阿??我一个中国来的一年前英语还说不利索的才刚到美国读了一年书的人怎么就到这儿了??是不是谁搞错了我其实成绩很烂也没有申到耶鲁也根本没有律所想要我??即使是暑假实习结束顺利拿到offer后,我还是很担心正式入职了以后的任务会不会跟实习的时候很不一样,我到底能力行不行……


工作三个月之后,我渐渐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律所的工作对我来说,起码在新手阶段,算得上是intellectually interesting,但绝对不是intellectually challenging


不难,真的不难,三年法学院下来,独立就完全不了解的法律问题进行检索的能力早就驾轻就熟,而但凡写个复杂点的论文,或者上一门信息量较大的课,那种扑面而来一大堆复杂信息,要从纷乱的线索中理出逻辑的感觉也很熟悉。而且非诉项目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即使是完全不了解的项目,从头到尾跟一遍下来,虽然每天都在接触新东西,但也很快摸清了背后的门路,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


而据我观察,身边大部分同样是新手的小伙伴也是如此。一开始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和不适应,最惨的是那些中途被放到项目上,学习难度一下子上升了几个量级,需要catch up跟上项目本身进度的小伙伴。但是如果从头开始跟一个项目,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同时善于运用手头的各种资源来查找资料,基本都可以在工作的难度上做到游刃有余。


但是——律所工作可能算不上intellectually challenging,但绝对还是challenging的。这样中英结合的表述虽然有点奇怪,但确实是我认为最适合表达Big Law工作实际环境的一种说法。


换句话来说,律所工作可能对你的智商并不构成挑战,但在很多、很多其他方面,还是很有挑战性的。这就无缝衔接过渡到下一个话题——既然Big Law不是比拼智商上限的地方,那它到底比什么?Big Law中的律师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要看重什么样的品质?


(有没有觉得我写的真的很有逻辑啊!!简直给自己扑通跪下了!!#不好意思出戏了)




二、律所工作更看重什么样的能力?


哦这个其实很简单,想在Big Law做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得律师,只要做到这几点就行了——认真细心靠谱有同理心


????

????

????

是不是想说,我裤子都脱了(误),你就给我说这个?还以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工作哲学啊!这是什么鬼啊!!


哎别急着掀桌嘛!其实就是这些看起来老生常谈的道理,是职场上出奇制胜的小秘密。


先说细心


律师真的是一份特别特别特别特别需要细心的职业。我知道这个听起来很常识,上法学院的时候没少被bluebook(每天都在纠结斜体逗号和空格的美国法律索引标准)折磨得欲哭无泪,本来以为做非诉应该没有诉讼那么抠索引抠格式,但是,真的要到开始工作接触各种非诉法律文件以后才发现,律师这份职业对细节的要求是不分时间不分地域不分诉讼部门的……成熟的法律操作对于文件精细程度的要求,真的是普世而皆准的。


我虽然生活中有点粗心大意,但一直自认为是做起事情来很细致,尤其是对文字工作。在耶鲁读书的时候在法学期刊上做编辑,最后一年的时候混到了副主编(Executive Editor)的职位,一般是不需要再像初级编辑那样天天看citation了,但是如果有文章需要人最后把关引注问题,还是我来看,就是因为我看引注特别细致,很小的毛病都能挑出来。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要负责起草项目上一个文件的初稿,上级律师给了我一个可以当作参考的相似的文件,让我照葫芦画瓢的改,我看得很仔细,反复检查了两遍,胸有成竹的交上去,结果居然还是每一页都有被标红出来修改的地方!我大吃一惊,仔细一看,什么逗号后面多了一个空格阿,定义的运用不规范阿,标题的格式不统一阿……我赶紧默默吐槽自己还是不够细心,同时也感叹着团队对于所有文件细节上的严谨和规范的高要求。


一个律所做好发出去的任何文件,不管是给法院、政府、监管机构、客户、合作律所、投行、或任何其他第三方,说白了,都代表着这个律所的脸面,体现了这个律师团队的业务水平


上一集(??)说过,非诉团队内部在强大的默契下的高效率,快速将项目完成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在速度快效率高的基础上,往往水平越好的团队,做出来的文件越严谨规范,细节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刚开始来来回回被上级律师抓住几次小辫子之后,我逐渐摸清了我们律所约定俗成的对于文件细节的要求,很快就适应了这种高标准,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除了起草文件初稿,我经常要做的事也包括审阅各种别人做出来的文件——比如说给上级律师写的初稿做校对,合作方律师或投行送来的一些简单的文件也是我先过一遍。很快我就发现这种看文件给别人挑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在跟几家不同的律所合作过以后,也渐渐发现,要是论文件的细节,还是我们自己水平高,很多合作方律师送来的文件,理论上应该是自己内部已经审过一轮定稿了,可我还是能挑出来一大堆错误,严谨程度还比不上高年级律师让我看的他们自己写的初稿……


除了对文件本身细精确的高要求之外,律所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一种让我叹为观止的“认真”


给客户邮件回答的一个问题,我往往要起草初稿后经过mid-level和senior的两层审查才能发给合伙人过目,而有时候简单的一个答案背后的任何一个假设,上级律师都会让我反复做检索,要从各个角度都论证无误后才能放到邮件里。有一次客户问了一个问题,我一整天花了八个小时左右做检索,光是总结自己检索结果的表格就做了两个,一层层汇报上去,最后发给客户的答案不过是三句话。但是任何一个字的细节都是绝对经得起推敲的


还比如说我们要看一些其他公司的证监会披露文件来决定我们自己文件一个很小的问题要怎么写,我大概看了20个文件后觉得差不多了,应该就是这样,汇报上去之后上级律师往往会说——你确定吗?我觉得我们很可能没有穷尽所有的情况,于是我回过头去又找了50个文件来看……


工作以后就会发现,职场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非常认真,但可惜就是不够细心,一个文件反复要求修改后还是会有细节上的错误,态度倒是很端正,每一遍都认认真真地改,可总会漏掉东西。另外一种人,做文件的质量其实很高,但就是不够认真,不打不干活,要反复强调这个文件的重要性才会认真开始看。


细心与否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认真的态度却不是工作的时候,最怕遇到那种总是低估上级对文件的精细程度的要求,从而蒙混了事,一面满口应承下来觉得新手任务很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是最后交上来的东西却在最基本的细节上,比如日期、格式或客户公司名字的拼写上,充满了漏洞。


新人在拿到新手任务的时候往往会不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有多重要?我要看的多细致?要付出多少精力来保证文件的严谨性?这其实是一个的问题,要结合着你的任务在项目中的作用来判断


  • 比如说如果上级律师让你检索一个法律问题,制作一个表格供他审阅,同时明确告诉你这个表格的目的是方便他起草某项文件,而他时间紧迫,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拿到这个关于法律检索的表格。这个时候,细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过度的认真,为了追求检索结果的尽善尽美而花了五个小时来制作表格,从而耽误了上级律师起草文件的进度,就让人有种使错了力的感觉。

  • 但是呢,再比如说上级律师让你起草用来做并购的“壳”子公司的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决议的初稿,并明确告诉你这份文件是最后成功签约的重要文件之一,给你一天的时间准备,让你务必精益求精。这个时候拿出十足马力的认真就至关重要了,你的初稿起草的越精细,细节上越完善,上级律师在审阅修改的时候压力就越小,效率就越高。



那到底要怎么判断一份文件需要做的多细致多认真?这就涉及在律所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能力/品质——有同理心


其实大概任何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都是如此。想要在职场上有效的与别人合作,让人觉得与你合作是一件很省心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有同理心,善于换位思考


上次讲到,律所很多项目往前推进的方式是构造一个多级分工,多线并进的工作流。那新人在接到任何任务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反复的思考:我现在被放到了哪个工作流上?我的角色是什么?这个工作流对项目的进展有什么影响?上级律师为什么需要这个文件?我需要怎么做这个任务能让上级的工作轻松一些?


的确,这些决定了你的工作策略和手段的问题,应该一开始由上级律师明确的告诉你。但是作为新人,在项目上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上级律师手把手的教。


所以——当不清楚一份文件要做到多细致,甚至不清楚一个任务背后的目的的时候,问啊!! 有些时候并不是新人领悟能力不够,而是上级律师实在没交代清楚。这种情况下,宁可硬着头皮把对方的要求问清楚,也不要迷迷糊糊开始干活,最后发现一开始的沟通就出了问题,工作成果达不到上级的要求,白白浪费彼此的时间。


同理心不仅适用于接任务,也适用于跟下级布置任务或跟平级分配任务


一个顶尖的非诉团队,往往项目上的任何一个律师都非常善于沟通。而作为新手,我最喜欢的上司自然是脑子清楚,而且能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在布置任务的时候逻辑清楚、条理清晰地把他的要求一一传递给我


而我同样也不断地也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


作为一年级律师,很多时候要指挥法律助理legal assisant来做一些更基础的法律事务,比如说制作目录,校对一些简单的文件等等。有的时候也涉及平级沟通——比如说跟其他几个一年级律师合作来做尽职调查,由于我算是项目的核心团队成员,其他律师算是临时短期“调”过来救火的,跟这些律师们交待清楚什么东西需要看,怎么看,也是我的工作。


每次在跟别人传达我的需求之前,我都会仔细地在脑里过一遍——如果我是对方,一个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项目,不知道项目需要做什么的律师,我需要哪些信息,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以及怎么做?在一开始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交待清楚,大大节约了日后反复沟通来确认彼此需求的时间。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靠谱


进了律所后,我在“邮件应该多快回”这个问题上不断刷新了我的认识。


在法学院的时候,跟同学或教授邮件沟通,基本上觉得上午发的邮件,下午就能收到答复,已经是很迅速了。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以为收到任何邮件,一个小时之内回复并把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


渐渐地我所在的并购项目节奏越来越快,有一天我因为下班回家在地铁上,半个小时没有回复上级律师的邮件,刚到家就收到邮件说——"Danyang, you can't disappear like this again."


从没见过这个阵势的我吓了一跳,赶紧忙不迭的道歉。


渐渐地我开始明白,在律所项目进展到关键时期的时候,所有律师必须24小时待命,做好在收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投入工作的准备。这种“24小时待命”虽然并不是律师工作的绝对常态,但是建立起一个随时查邮件,随时会收到工作任务的意识和习惯很重要。一个项目从开始酝酿到势如破竹地向前推进,总有到了那么一个阶段的时候,你会知道,收到的邮件必须立刻回复


除了自己要靠谱,给上级律师传递出一种“我很靠谱”的信息也很重要。这一点除了能帮助自己建立工作认真负责的reputation之外,还让上级律师省去了不断跟你follow up的麻烦。在收到布置任务的邮件的时候,秒回一句 ——Okay, will do./Okay, will get started right now./Okay, will work on this and let you know if I have any questions.——会让上级律师知道,这个任务ta已经成功布置给你了,你会完成。


律所的中年级和高年级律师最害怕遇见的新人,就是那种入职好几个月都意识不到“收到邮件要能回多快回多快”的——如果新人一直给上级一种“我一下班或一到周末找不到这个人”的印象,那么只会让与之合作的律师觉得“这个人不靠谱”,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弊无利。


总结一下,Biglaw对于律师的要求,是要满足一个智商的底线——必须是聪明人,但是律师职业技能的上限却并不取决于这个律师智商的高低,而是在工作中点点滴滴体现出来的认真、细心、靠谱、有同理心擅于沟通等等的品质


其实还可以写更多的!只是我忽然意识到,微信公众号判断是否开通赞赏功能的算法取决于原创文章的数量……那我这种很久不更新一写写一大堆的po主不是很!吃!亏!所以我本打算更新的水一点,只是啰里八嗦的还是写了一大堆……感觉自己真是良心博主。:D




下一次更新《律所新人的日常》,可能会涉及一些新人常用的实务技能,或者也可能讲讲律师的工作时间问题:其实除了认真靠谱细心之外,律所要求的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就是——要能超长待机不睡觉啊!!


Anyway我们下期再见啦~掰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